本网讯:自本学期以来,金沙集团1862cc创新创业学院对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进行积极探索,打造五育融合视域下人才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际,突出医药企业办学的特色,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劳动教育,设置多元化劳动实践模块,内容包括包饺子、传统手工制作、衣物收纳整理、废旧物品再创作等,充分挖掘各类劳动教育育人元素,全方位、多样化打造劳动实践,让劳动与教育真正融合,使劳动教育的成效看得见落得实。
——构建递进式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针对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在学生群体中被边缘化这一现象,创新创业学院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开展劳动教育,构建了“理解劳动精神→唤醒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感→提升劳动能力”递进式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以“理论成绩+实践考核”的学习效果评价和认定方式,将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成知行合一。
——学习“红色文化”“工匠人物”精神,理解劳动精神内涵
通过参观步长毛主席像章馆,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聆听讲解,对用像章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创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理解了劳动精神的内涵实质,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通过“认识身边的工匠人物”实践活动,学生们收集整理与自己专业紧密相关的工匠人物以汇报的形式展示给同 班同学,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劳动教育的营养。
——指导“自理自为”自我劳动,唤醒劳动意识
引导学生从寝室日常整理和清洁自身衣物开始,通过服务自我劳动唤醒劳动意识,提高自理能力。学生们积极参与寝室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等,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此类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自理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在衣物清洗与收纳的实践课上,学生们学习了不同面料的洗涤和保养方法。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如何正确清洗和归置衣物,这不仅增长了生活技能,也为他们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引导“愿做愿为”的集体劳动,培养劳动情感
通过自身参与集体劳动感受劳动价值,在集体荣誉感中培育“付出、享受、快乐”的劳动情感。饺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家庭文化特色的美食,“包饺子”是中国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家文化”的最好承载,是进一步融合师生关系,开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思政教育的暖心抓手,在劳动教育实践课中开展主题为“传承中华文化,学做传统美食”的实践活动,师生们围在一起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了餐桌,让学生在感受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了生活技能,促进了行为养成教育,增进了师生交流。同时,把劳动的理念、“家文化”的理念传递给我校各个专业的同学们。
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端午艾条制作”主题实践活动,探寻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思政路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艾条的方法,并亲手制作出精致的艾条。这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开展废旧物品再创作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通过实践,学生们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如纸箱、空瓶、废旧衣物等,经过巧妙的设计和加工,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变废为宝,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资源,注重环保。
——训练“擅做善为”的专业劳动,提升劳动能力
大学生要提高专业劳动水平,才能提升社会劳动能力,创造更大劳动价值。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自主提升劳动强度;近年来,近万名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三创赛、服务外包大赛、中华职教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并取得多项荣誉,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3项,省金3项、省银17项、省铜2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0项、省级立项155项。荣获其他创新创业类比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以上奖项17项。通过参与大赛,提升了学生自主创新劳动水平。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劳动课堂,也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将伴随他们走向未来,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财富。